全国服务热线:15929971022
根据..心理咨询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和案件积累,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这个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可以从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性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习困难问题
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21%。
学生学习困难通常表现为讨厌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或根本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授课,上课走神、睡觉甚至捣乱;
对学校、教师心怀不满,过分依赖辅导、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靠抄袭作业度日,甚至不交作业;
学习没有动力,他们来学校读书,只是教师、父母强迫的,因此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出现迟到、逃课、出走等逃避学习的现象;
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 大多是因为作业多、上课拖堂等……
有些学生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每逢重要考试总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中学后,学生人际交往选择对其个性发展和行为表现有重要影响。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大,他们对同伴和自我的选择比例均呈递增趋势,而对父母和老师的选择比例均呈递减趋势。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根据交往对象,我们可以分析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情感依恋逐步由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
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还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
亲子关系问题
家庭结构、氛围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出现问题。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和成熟度的..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过于严格、过于放任、溺爱、过多控制和保护都容易让孩子人格发展受限,在应对学习、生活、人际压力时出现偏差,容易表现出悲观失望、苦闷压抑等消极情绪。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不良情绪问题
中学生"不良情绪"是..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问题是影响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情感情绪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淋漓..地显露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爱、恨、不满或恐惧、绝望等。
中学生的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比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心理。
中学生的许多不良情绪往往具有情绪心境化色彩。一方面青少年会因为成功或收获而使快乐的情绪体验延长成为积极良好的心境;另一方面因挫折或失败会使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延长为不良的心境。
中学生处于生长剧变的青春发育期,情绪尚不善于自我控制,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极端性,容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出现各种剧烈的情绪反应。因而在此阶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情绪教育尤为重要。
性心理问题
正常的青春期个体,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性欲望和性冲动 。
不少青少年对“性”持有不正确的认识,有的视它为下流、肮脏、见不得人,难以启齿、无所适从,以致对自己的性冲动感到羞愧、自责、苦恼和困惑并产生厌恶与恐惧心理等等。
手淫问题在青春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性行为问题,但许多研究材料表明,青少年对手淫问题有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这些看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有些异性同学由于兴趣爱好投合,或工作学习上联系稍微多一些,就立刻会有闲言碎语,使他们不敢进行正常的接触。当他们迫不得已接触时,往往羞愧害臊,面红耳赤,词不达意,手足无措,从而造成了青少年性心理的畸形。